欢迎访问邯郸教育局! 今天是: 2016年03月07日 星期一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外埠新闻>正文

河南教育话“改革” 全省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提速”阶段


央广网郑州513日消息(记者 彭华 陈振华)513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开局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发布会上,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既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毛杰就如何做好中小学生减负工作进行了介绍。

毛杰表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根据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河南省高度重视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注重家长学校建设,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开展家庭教育特色实践活动,努力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目前全省教育系统正在开展“家教名师中原行”活动,组建省级家庭教育讲师团,分赴各地巡回宣讲,让正确的家校育人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职业教育要注重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

职业教育肩负着提高劳动力素质,培养多样化技术技能人才,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的重要使命,在建设技能型社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垠亭就如何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回答了记者提问。

陈垠亭表示,河南省职业教育将坚持类型教育定位,深化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完善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机制,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落实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全民技能素质,搭建技能人才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的“立交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的“主干道”。

加快构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刁玉华在介绍河南省如何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时强调,“十四五”期间,河南省将通过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强化内涵,构建类别清晰、结构合理、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高校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试点,推进高等教育育人模式改革;分类指导高校特色发展,进一步完善普通高校分类发展机制,坚持分类评价,引导不同类型高校找准坐标定位和发展方向,优化调整结构强化服务,推动“四新”建设,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基本建成“四个强省、一个高地、一个家园”的现代化河南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