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3-04-14阅读次数:4060作者:王献杰来源:
近日,邯郸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开展“关爱学生幸福成长”主题活动。活动区分四个步骤,聚集六个方面发力,旨在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完善学校主导、家校共育、社会协同的学生关爱工作机制,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营造平安、温馨、和谐、幸福的教育环境。
一是聚焦规范办学,优化教育环境。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严禁随意增减课程门类、难度或提前结束、取消部分课程等问题。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平行分班”要求,严禁设置重点班、实验班和利用节假日违规补课、集体补课行为。坚决杜绝超计划招生、提前招生、违规跨区域招生、违规招收借读学生、挂靠学籍、违规转学、学籍造假等问题。严厉查处乱收费、不退费、收取择校费、滥订教辅、有偿补课、有偿家教等侵害学生利益行为。持续整治无证办学,规范财务管理、收费管理、学籍管理等,开展舆情风险隐患排查,防范和化解风险。进一步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持续加强学科类校外培训隐性变异治理。
二是聚焦学生健康,完善关爱体系。根据国家《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每年秋季入学后组织开展一次健康体检,为每一名学生建立健康体检档案,全面掌握每名学校体质健康状况,研究制订针对性改进措施,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加强特异体质、特定疾病学生关爱帮扶,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充分考虑每名学生安全。积极推进阳光体育活动,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强健学生体魄。每学期入学前组织开展一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普测,为每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心理异常学生及时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对患有严重心理疾病,不宜在学校继续学习的,根据专业医疗机构诊断,可建议其休学,由监护人安排治疗、休养。加强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建设,打造专业化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学校要围绕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适应能力等重点内容,丰富载体、创新形式,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提升中小学生健康素养。引导学生调节生活学习节奏,舒缓紧张情绪,增强适应能力,引导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是聚焦“五育并举”,提升“双减”质效。健全各学段衔接、各学科融通、课内课外和线上线下结合的德育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优化体育、艺术、劳动、综合实践、科技等各类特色课程及社团活动项目,完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在全市中小学坚持开展《荀子·劝学篇》诵读系列活动,全面推进“太极文化进校园”活动,积极开发富有邯郸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弘扬传统文化,打造特色品牌,丰富学生生活,提升育人质效。大力推广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保护和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规范清理不必要的作业、课业、学业负担,落实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五项管理”,统筹安排学生作息时间,统筹各学科作业总量,规范校内课外读物管理,引导学生理性对待、合理使用手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保障学生睡眠时间要求,构建学生减负长效机制。多措并举加快推进主城区小学躺式午休全覆盖,确保 2023 年秋季开学前在校就餐学生全部实现躺式午休。深入推进“1+X”课后服务模式,完善基本服务+拓展服务,立足校本实际,围绕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拓视野、增强实践,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成长需求,彰显邯郸课后服务品牌。按照市教育局“12981”总体工作思路,拟定校外教育培训治理“1+5+N”工作模式,深化校外教育培训治理工作,通过摸底调查、分析研判、实地督导等举措,确保各项工作末端落实。
四是聚焦师德师风,建强教师队伍。积极开展“争做人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主题教育活动,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指导教师认真学习执行教育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深入开展师德师风问题专项治理,严禁教师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或者侮辱学生人格尊严、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严禁教师收受学生和学生家长礼品礼金和其他财物,严禁教师在学生面临危险时擅离职守、自行逃离。严厉查处学校领导干部、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社会办学机构兼职和违规从事校外教学、培训、辅导或商业活动,严厉查处教师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社会保险或其他商品等以教谋私行为。建立教师荣誉制度,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深化教师减负工作,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开展万名星级教师评选活动,激励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五是聚焦教育保障,健全治理体系。落实各级各相关部门职责,完善教育政策落实保障机制,实现教育规划优先编制、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教育项目优先安排。完善校舍安全、校车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校园欺凌、预防溺水、校园周边综合整治等联防联控工作体系和监测、预警机制和涉教信访舆情应急协调联动机制,不断提高中小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推动教育督导“强牙固齿”,改进结果性评价,强化过程性、增值性、综合性评价,大力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科学发挥教育评价指挥棒作用,激发学校、教师、学生发展内在动力。
六是聚焦协同育人,促进家校共育。依托“邯郸教育”公众号、“邯郸教育大讲堂”等载体,成立邯郸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驿站,每月开展一次家庭教育集中宣讲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成才观,帮助学生养成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加强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课堂等平台建设,开展家长进校园活动。引导家长支持学校发展、参与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集中组织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建立中小学身心特殊、家庭特殊、行为特殊、学习特殊等特殊学生群体关爱帮扶机制,健全社会教育资源有效开发配置政策体系,统筹发挥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科技资源、国防资源的育人功能,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积极参加家庭教育指导读物开展的“家校共育公益大讲堂”活动,进一步提升家校共育实施效果,丰富校外教育内容和方式,强化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效衔接。